
数字匠心筑梦乡村 方寸模型点亮未来|智能建造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积极融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7月8日,智能建造学院"智建乡村 筑梦振兴"志愿服务队在叙永县高峰村乡村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勘测,志愿者们以学校主建筑为原型,进行BIM模型制作,3D渲染和手工模型制作。
科技赋能 数字筑基
BIM小组成员首先对校园主建筑进行了严谨的实地测量,收集精确数据。依托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志愿者们熟练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高效构建起学校建筑的高精度数字化三维模型,为后续的分析与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基础。
虚拟焕新 预见未来
在BIM模型基础上,渲染小组组员利用专业渲染软件Lumion进行了高质量的3D可视化渲染。通过光影、材质、环境的逼真模拟,原本朴素的校园建筑在虚拟世界中焕发出全新的面貌。志愿者们还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知识,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数字化景观规划与渲染设计,直观展示了未来校园环境提升的多种可能性,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可视化参考。
匠心传承 巧手生辉
其他成员们也同步开展了手工DIY活动。搭建拼接模型过程中,以匠心精神,将简单的木构件、胶水、剪刀化为创造的工具。从地基到屋顶,从门窗细节到转角楼梯,乃至屋檐瓦珰,每一处都凝结着团队的协作智慧与无限创意。木棒被精确地切割、打磨、层叠拼装,建筑的立体形态在指尖逐渐清晰浮现。整个制作过程,是对尺寸的严格把控、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更是对工匠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智能建造学院学子们用前沿的BIM技术描绘未来,用灵巧的双手雕琢当下,以专业技能回馈乡村,不仅为高峰村中学提供了珍贵的校园数字化资产和未来环境提升的视觉蓝图,更以实际行动响应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建设乡村的责任担当,书写了科技与匠心交织的青春华章,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增添了智能建造的亮丽色彩。